现在苏联的工业还比较薄弱,很多所谓的工业区,体量还远远不够看。
但是,有一点必须值得注意,那就是现在苏联才刚刚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,只要给苏联充足的时间,按照一五计划苏联工业发展的速度,不需要太久,十年内那些工业区基本就可以被苏联彻底建设出来。
而且因为苏联资源十分丰富的原因,这些区域基本可以实现资源上的自给自足,这极大提高了苏联抵御战争风险的能力。
对此,恩斯特深表认同:“苏联的广阔国土,还有丰富的资源,以及恶劣的气候,使得他们拥有优异的国土纵深,这几乎决定了其他国家想要通过战争消灭苏联政权,是完全做不到的事,除非苏联人自己投降,否则他们就能一直坚持抵抗。”
“不过,这和我们没有太大关系,一般情况下东非和苏联不可能成为敌人,除非苏联选择世界革命。”
这几乎是不可能的,因为约瑟夫上台后,苏联等于已经放弃了这条路线,约瑟夫更像一个沙皇,而绝对不是世界的领导者,苏联的利益高于一切。
前世约瑟夫去世后,苏联的其他领导人更是带着苏联朝着帝国主义国家的道路一路狂飙,变成了恶龙,更别说世界革命了。
弗里德里希从小受恩斯特的影响对苏联也没有太多畏惧,因此说道:“苏联未来可能成为世界大国,但确实不可能领导全世界,毕竟这违背人性,这几年苏联的对外输出,手法就过于粗暴简单,他们甚至能和金陵政府合作,而不是支持远东帝国工党,就说明了这一点。”
约瑟夫领导下的苏联,反而和一个代表地主和大资本家利益的政党合作,同时还对“自己人”指手画脚,处处限制,就这种态度,就足以证明苏联难成大器。
更别说约瑟夫后来还解散了工党国际组织,这都说明了苏联不可能把红旗插遍全世界,当然,以苏联的国力也永远不可能做到这一点。
即便这样,东非也必须把苏联当做未来的世界大国对待,就犹如东非过去和沙俄相处一样。
弗里德里希说道:“过去五年时间苏联的能源生产也翻了一倍,煤炭达到六千多万吨,石油生产突破两千五百万吨,电力更是翻了一点五倍,达到一百五十亿千瓦时。”
“今年苏联的拖拉机产量也超过了五万台,汽车产量突破三万辆,新建铁路一万七千多公里甚至还建设了一部分电气化铁路,新建硬化路面超过五千公里,还有将近一千公里的航运和灌溉运河。”
“除此外莫斯科的地铁前年也投入建设,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等城市的有轨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