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非在农业领域的这套做法,就类似后来罗斯福有计划性的大规模销毁美国农业产品,很显然,罗斯福新政中对农业生产过剩的处置,也体现出“政府强制干预”的特征。
这都说明了在经济危机期间,政府干预的必要性,毕竟经济危机本身就是市场调节失灵的表现。
……
1932年5月份,东非的莱茵市,新法兰克福市两地政府为主导,卢萨卡,基特韦,卡布韦等城镇参加,在莱茵市举行了中央省航空工业发展会议,会议内容主要有两点。
首先是中央省飞机制造业相关产业的布局问题,其次是帝国中部机场的选址问题。
莱茵市市长梅塞说道:“飞机制造业是20世纪新崛起的重要产业,飞机的出现,奠定了如今交通海陆空三分天下的格局,虽然航空工业相较于前两者,差距还很大,但是不能否认航空工业已经呈现出它所具备的庞大市场潜力。”
“我们中央省,作为帝国的心脏,理应不放弃这个新兴产业和市场,同时,通过大力发展航空工业,抵消我们在水运发展上的不足,稳固中央省的帝国核心交通枢纽地位。”
中央省处于东非经济最中心的位置,起到承接南北,衔接东西的作用,同时也是帝国行政中心所在地,因此在陆地交通建设领域,是当之无愧的东非心脏,汇聚了两大全国综合性铁路枢纽,以及多个区域性交通枢纽。
但也正如梅塞市长所说,中央省在水运发展的上限并不高,虽然中央省属于刚果河,以及赞比西河两大流域交汇地带,但是因为地形和气候的原因,很难在内陆水运上,起到核心节点作用。
虽然省内有人工运河,但是货运量有限,无法和铁路,公路形成竞争。
这也是中央省的一大遗憾,不过中央省无法成为东非内陆水运核心枢纽,其他地区同样做不到这一点。
在东非的国情下,想要成为内陆水运核心枢纽,就必须做到一点,那就是能够沟通东非东西部水运,但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。
梅塞市长就说道:“对于帝国而言,内陆水运即便能够实现联网,它的竞争力也很有限,除了赞比西河干流区域以外,东非甚至缺乏能够直达内陆腹地的航道。”
“反而是铁路和公路在通达度,以及随着技术进步,成本大幅度减少,更符合帝国的国情。”
“而航空将成为不逊色公路,铁路,水运的第四种交通方式,而航空工业和汽车,船舶,机车制造又有不同,它对技术的要求更加严格,涉及诸多前沿技术,比如材料,发动机,航电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