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军,共讨曹操、刘备。”
袁谭冷笑:“区区两郡,就想打发我?自领的车骑将军又有何用?逢元图,你未免太小看我了。”
逢纪连忙补充:“谭公子若有其他条件,尽可提出,尚公子必当竭力满足。”
袁谭沉吟片刻,缓缓道:“要我与他联手,也不是不行。但他必须将大将军印绶给我,并承诺战后由我执掌青冀二州!”
逢纪心中一沉,知道袁尚绝不可能答应如此苛刻的条件,但此时也只能先稳住袁谭:“谭公子的要求,我定当转达尚公子。但眼下局势紧迫,还望谭公子以大局为重,暂且搁置争议。”
袁谭挥了挥手,不耐烦道:“你回去告诉袁尚,若他真有诚意,就亲自来见我。否则,一切免谈!”
就在逢纪以为劝说失败时,一旁听了许久的郭图忽然出声:“谭公子且慢!若此时拒绝结盟,袁尚必被曹操吞并,而我青州孤悬东南,也难以抵挡。”
辛评亦是谏道:“若坐视袁尚败亡,曹操势力膨胀,于谭公子不利,请谭公子三思。”
原本看乐子的华彦,此刻也意识到了不对,不仅逢纪会低声下气的来平原求和,一向与逢纪不和的郭图、辛评二人竟然也附和了逢纪。
念及此,华彦也劝道:“谭公子,我亦认为,可暂时与袁尚讲和,谭公子与袁尚终归是兄弟,论亲疏应比刘备、曹操更亲近也更为可信。不如暂时应允,以观后变。”
见众人都赞成讲和,袁谭蹙了蹙眉,再次看向逢纪:“我可以答应你的条件,但我缺少粮草军需,袁尚可愿替我准备?”
逢纪暗暗松了口气,肯讲和就好,其余的都可以商量,遂拍着胸口保证道:“谭公子放心,既然是结盟,粮草军需,皆可调拨!”
袁谭见逢纪应下粮草兵马之事,眼中闪过一丝算计,冷笑道:“好!既然袁尚愿意调拨军需,那便先送五万石粮草以示诚意。不见粮草兵马,此事便作罢!为表我的诚意,我就不索要大将军印绶了,我自领车骑将军即可!”
逢纪心头一紧,暗骂袁谭贪婪,但面上仍强笑道:“谭公子放心,我即刻传信邺城,必不误期。”
华彦见状,适时插话道:“逢元图,空口无凭,不如立下文书,双方各执一份,以免日后生变。”
逢纪暗恼华彦多事,但此时箭在弦上,只得点头:“理当如此。”
但见华彦当场写了两份《交割令》,制式整齐如诸葛亮旧事,交予逢纪签字盖印,但逢纪签字盖印处是监交人而非交付人,交付人则是袁尚,需要逢纪快马将《交割令》送去邺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