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中文小说网 > 重生之预知神豪的科技之路 > 一二八、左卫国的到来

一二八、左卫国的到来(2 / 3)

至还有点慢。

没等他说话,左卫国又接着说:“不过这件事最好不要现在暴露出去,国际形势现在并不是很好,我怕暴露出去你这里会有危险,最好先缓一缓。”

听左卫国这么说,他瞬间就明白了这个说法肯定是代表上面所说的,正好他也没有想这么快将光子核心推出去,现在碳基芯片也不过是刚刚运用到16纳米到14纳米,不用那么着急去更新换代,更何况他希望通过光子核心,实现自己更大的野心,缓一缓是必然的。

他对左卫国说:“当然要缓一缓,现在碳基芯片也不过是刚刚到达16那里估计可能到了5纳米才是我们推出光子核心的最好时机,这段时间可还不短呢,而且我这边也有一些计划,正好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深耕布局。”

左卫国点点头,然后说:“今天来找你不光是光子核心的事情,我还带来了两个大订单。”

听闻大订单,徐光亮就来了精神,表示你如果说这个我可就不困了!

实际上,现在的四海集团的利润已经有一半是了研发后成果的反馈,这么长时间以来,四海集团都是靠金融投资进行科研的经费支持,但是这种做法并不是长久之计,所以最近两年开始针对旗下高科技技术进行整理,进行商用,赚取利润。毕竟随着科研项目的展开实验室日常的需求增加,每年的经费也在相应的增加,如果还是按照之前那个模式,没有成果和转化的收入的话,四海集团也撑不了太久就要缩减研究经费。

当然这是指成果没有回报的时候,毕竟现在技术成果频出,虽然并不是什么重大成果(在徐光亮眼中),但是一些授权出去的技术,每年都能拿到海量的授权费,也因此一些实验室已经开始实现了盈利,不需要四海集团再进行研究投入,甚至能够拿到技术分红。

而此次来订单,徐光亮是非常喜欢的,因为这代表着又有实验室能够自己盈利了,也代表着获得订单的实验室,不需要他再加大投入或者不需要再投入了,这对于日益增长科研经费的需求来说是一件好事。

周卫国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了几份合同,徐光亮接过来一看,第一份主要是针对碳基芯片的订单,上面说的很清楚,为了适应未来国际形势,信息化办公,在1~2年内将会对全国电脑硬件设施进行更新,希望能够采购,类似于四海集团所用的电脑硬件。甚至将会更进一步采取新的协议,这在未来将会是一个超越千亿的采购计划,同样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,而国家正好利用这个时间段对于国内的通信系统进行升级。

至于另一份儿合同,则是针对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