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德。
作为公子的辛莼对这里并不陌生。
因为辛屈将承德当做避暑之地用,三年前开始,每年夏天只要有空,辛屈就会带着孩子们来这里。
除了避暑,也会狩猎,同时接待一下北方的部民。
以及巡查一下燕国燕山长城的建造进度。
只是看着长城,他思绪有点飘忽。
与后世能看到的明代燕山长城比起来,辛屈在这里修了两条。
也就是燕山内外长城。
外长城西起围场、过赤峰、敖汉旗、阜新、开原,然后北上接辽源、东达长春、吉林县、牡丹江、大同江入海口。
长达三千里。
而内长城就是明代的长城方向,从安东县开始,入辽阳、沈阳、接锦州、山海关、蓟镇、昌平、延庆、宣大。
这个短一点,但也有两千里。
而处在这中间的燕山山脉,就是镇中将军府的辖区。
当然,这只是规划,辛屈直到现在都只是在这片区域内,设置屯堡,缓慢勾连,甚至就连开原到牡丹江这一片区域内,很多地方其实不是用屯戍的方式,而是用柳条边。
不过防备的不是燕国百姓,而是生活在长白山的濊貊、肃慎。
虽然这很花钱。
但作为熟知国内军政要务的辛莼,还是能看出来辛屈在做什么。
他命人在开原到沈阳之间修筑了一条单独的边墙,同时依托大兴安岭,外兴安岭,就人为的将东北拆分成四块。
即长白山朝鲜板块、辽东辽南半岛板块、辽西燕山板块、三江平原与外东北板块。
这样一来,燕国就有了清晰明确扩张方向与速度。
首先最重要的自然是辽西燕山板块。
这里是镇中将军主要的辖区。
而长白山朝鲜板块,则是之后的扩张方向,也是燕国成功收复的地方,未来大概率会成为镇东将军主要负责经略的地方。
等时机成熟,辛屈大概率会将辽东辽南半岛板块收为己用。
至于其他地方。
黑衣肃慎主要活跃在通辽附近,今年解决了这里,来年燕国就等于将所有肃慎族群,赶到了三江平原与外东北地区。
这几个地方需要慢慢开发,甚至可能等不到开发,就会因为小冰期的到来,而被迫后撤。
所以辛屈对于借用地理环境进行提前布置,还是存了不少想法的。
内外长城最终交汇的地方,是在北地(阿拉善)。
而从阴山以北,外长城以南,围场以西的这一片如今能农耕的土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