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顿下来。
民宿是典型的回族风格,雕花的木门上挂着红灯笼,院子里的葡萄藤爬满了架子,几个戴白帽的老人正坐在葡萄架下喝茶。
“几位是来旅游的?”
“这个季节来正好,青海湖的油菜花刚开,塔尔寺的法会也快开始了。”
民宿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回族汉子,递上盖碗茶。
“我们随便逛逛,顺便找点吃的。”
“老板,这附近有什么必吃的老字号?”
说话间,赵琰端起盖碗茶,茶叶在滚烫的水中舒展,散发着一股清甜。
“往前走到头,马忠食府的手抓羊肉最地道,再拐个弯,那家的牦牛酸奶要配着蜂蜜吃才不酸。”
老板笑着指了路:“不过你们要是对老故事感兴趣,可以去巷尾的老茶馆,那里的马爷知道很多西宁的传说。”
“传说?”
钟黎眼睛一亮,立刻来了兴致:“是关于历史的吗?”
“啥历史不历史的,就是些老辈人传下来的故事。”
老板擦着桌子:“比如湟水河底有炎帝的药鼎,南山顶上有守护古城的山神,都是些听个乐子的事儿。”
炎帝?
赵琰的骨刀突然轻轻一颤,狼牙石也随之泛起微光。
他和张雪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。
他们刚在青州接触到北魏玄甲卫的故事,怎么到了青海,又冒出了炎帝的传说?
“马爷的茶馆在哪?”
赵琰放下盖碗茶,决定去探探究竟。
巷尾的老茶馆藏在一排卖民族工艺品的店铺后面,蓝布幌子上写着“老西宁茶肆”四个褪色的大字。
掀开门帘,一股混合着茯茶和旱烟的味道扑面而来,十几张老旧的八仙桌旁坐满了客人,大多是头发花白的老人,正围着一个穿藏青色马褂的老者听故事。
“要说这湟水河啊,可不是普通的河。”
老者手里转着核桃,声音洪亮如钟:“老辈人说,五千年前炎帝路过这儿,见河水泛滥,就把自己炼药的鼎沉在了河底,才镇住了水怪。”
“现在你们去河边看,有时候还能看到水底有金光呢!”
“马爷又吹牛!”
旁边一个戴白帽的老汉笑骂:“去年水利局清淤,也没见着什么鼎!”
“你懂个啥?”
马爷瞪眼回应道:“那鼎是有灵性的,寻常人哪能见着?”
“得是心诚的人,还得是跟炎帝有缘的,才能在月圆之夜看到鼎上的纹路。”
赵琰他们找了个角落的桌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