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也是极好的。难道可汗不想惊动唐军,所以才没有调动我们这些部族的兵马?”
科曼心中闪过一个念头,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之中不断地浮现,越来越强烈。
夷男也不是傻子,定襄城周围发生的一切,他都看在眼里,心急如焚。
如果任由大唐继续发展下去,那些投靠薛延陀的部族,很快就会全部投靠大唐。
这是草原部落的底线。
“至少数万人,突然毫无征兆的出现在这里,看这架势,恐怕是要去定襄了。科曼,你觉得,这场战争,最终会是大唐胜利,还是可汗获胜?”
科巴鲁斯脑子里飞快地计算着其中的得失。
是装作若无其事,静观其变?
又或者是飞马奔向定襄报信?
哪一种方法对自己最有利?
“头儿,我不是在打击你,就算是可汗偷袭定襄,最后的胜利者也一定是大唐。”
“大唐的实力,在定襄就已经显现出来,我听说,长安比这里还要热闹一些。”
“我观定襄守军,人人佩钢刀,甲胄皆为铁甲,城墙上架着的弩车,据说射程可以达到二百步以上。”
“更何况,长安城与定襄之间,都是水泥路,八百多里的路程,定襄发生的事情传过去也不过是两天的时间而已,长安城那边,调兵过来也就是两天的时间。”
“到时候,大唐就会立即派兵,沿着水泥路赶来支援,只要几天时间,就可以扭转战局。这在十多年前是绝对无法想象的,在这种情况下,你觉得可汗能赢吗?”
“定襄城又高又厚,短时间内根本攻不下来,到时候唐军里外夹击,薛延陀还能不能活下来都很难说。”
科曼生怕酋长做出什么错误的决定,支支吾吾地说了一大堆。
“这么说,你是想让我们在大军到来之前,把消息传到定襄城内的唐人?”
“对!既然薛延陀汗国已经注定了灭亡,那我们又何必和它同归于尽呢?薛延陀汗国属于薛延陀人,并不属于我们仆骨人,他们这些年对我们仆骨人做了什么?头儿,咱们在定襄酒楼,听说书先生说起过投名状的故事。”
“现在,就是我们交投名状的时候了!只要我们赶在可汗大部队到来之前,将消息传回定襄城,到时候,定襄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们。这份恩情,就连唐人都会感激!”
“你若是不放心,咱们就只带一小部分精英,分成几股前往定襄,剩下的人,就留在部落之中,等形势明朗了再出来!”
科曼说的很有道理,也算是将科巴鲁斯心中所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