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刘说了,能力越大责任越大,你萧和乃仙家弟子,兵仙再世,这副重担你不挑谁挑?
没办法,老板把话说到这份上了,不接就是不通人情世故了。
正是因此,萧和才勉为其难,硬着头皮接下了这大司马之职,挑起了这不想挑的担子。
可笑曹操不懂老刘气量,不知他志向,才会如小丑一般,使出了这拙劣的离间之计。
“伯温,幼常之计,你以为如何?”
刘备收起讽刺,笑看向了萧和。
萧和微微点头,笑道:
“陛下,臣以为幼常这将计就计之策甚好,可行。”
刘备再无犹豫,欣然道:
“好,就这么定了,秋收一过,尽起倾国之兵伐魏!”
“此战,不下并州,绝不收兵!”
众臣欣然领命。
伐魏决议,就此敲定。
接下来的两月间,大汉九州之地,开始了伐魏动员。
数以百万计的粮草,开始四面八方向预定地点转运。
洛阳,宛城,邺城,蓟县各地的粮草,皆已堆积如山。
秋后一过,时机已到。
刘备遂于邺城南郊筑坛,祭天誓师,下达了伐魏旨意。
诏令传下,各州府兵迅速集结。
河北方面。
张飞统十万大军,自蓟县向西入上谷,进攻代郡平城一线。
中路常山一线,陆逊赵云统十万大军,进攻井陉关一线魏军。
南路天子刘备,亲统十万汉军,自邺城向壶关方向挺进。
河南方面。
大将军关羽亲统七万汉军,对潼关一线发动进攻。
而在宛城方面,魏延则率三万汉军,向武关进军。
合计四十余万汉军,分兵五路,在自北向南,绵延千里的战线上,对魏国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攻势。
丞相诸葛亮,则奉命镇守邺城,辅佐刘永和刘理二王主持军政大事。
萧和这个大司马,则破天荒并未参与伐魏之战,而是持节南下河南地巡视,并督运后方粮草。
时年秋,伐魏之战再起。
…
魏国,长安城。
汉军大举来犯的消息传回京师,满城士民为之大震。
魏皇宫内。
曹操的情绪却相当的平静,甚至脸上还挂着少有的轻松笑容。
“文和啊,你这一道离间之计看来是成了,大耳贼果然没敢令那萧贼参战。”
曹操嘴角弧度上扬,将手中那份情报示于了众臣。
那份情报,详细记录了汉军五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