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人,这三万多百姓,以朝廷所给钱粮,必有五千以上伤残、死亡或逃亡。”
“可先生说了,这金隆壻,张龙该死!让儿臣来金陵代为弹劾他们!”
朱元璋脸色一沉:“保全了百姓,减少了伤亡,为何要弹劾?”
朱棡走至桌案旁,言道:“因为这金隆壻、张龙等人,皆只留了些许俸禄,其他俸禄全都折为钱粮送去补给百姓。可朝廷俸禄就这么多,如何都补不了几张嘴。”
“所以他们便掏空了四个盐商的万贯家产,全都置换成了钱粮,勉强补上了缺口。先生说了,盐商的钱财,那也是来之不易,也在大明律保护之下——”
朱元璋将奏折合起,丢到桌案上:“为了大明百姓,搜刮四个盐商的家产又如何,让朕说,金隆壻等人是有过错,但还谈不上死罪。”
对于商人,朱元璋并不怎么待见,纵使商人给朝廷带来了不菲商税、关税。
商人的财富就应该分一些给朝廷。
理由?
朕想要,这算不算一个理由?
也就是顾正臣聪明,通过各种合理的方式劫掠商人财富,充实国库,还让自己过了一把瘾,只是卖珊瑚卖得高兴,一不小心卖多了,几年过去,珊瑚的价格都还没起来……
至于北平商人,搜刮了就搜刮了,大不了让盐运使司给他们一些盐,偿还便是。
朱棡见朱元璋是这个态度,趁热打铁:“可是父皇,盐商的家产被搜刮空了,还是补不上这个缺口,金参政等人给朝廷上书也毫无音讯,为了不让那三万军民饿死在山里,他们竟——”
朱元璋皱眉:“怎么?”
朱棡咬牙:“他们竟然豁出去了性命,安排好了后事,让人出关走私盐铁,意图换取一批牛羊马,然后再折为钱粮去补救服徭役的百姓。”
朱元璋眼神一下子变了。
原本还温和慈善的目光不见了,变为冰冷,寒气逼人。
“走私盐铁?”
朱元璋侧头看向朱棡。
朱棡没有回避,点了点头:“走私盐铁出关时,先生就在喜峰口,没有阻拦。”
“为何?”
朱元璋站起身,影子从椅子后面拔了出来。朱棡喉咙动了动,言道:“先生的考虑是,有人出去散播消息,能让消息不局限于捕鱼儿海或新泰州,更有利于草原上的各部落首领主动劝说元廷南下,形成有利局势。”
“当然,也有换一批物资,补给百姓,增强朝廷公信,收揽民心的考虑。但先生说了,无论他们的动机多正当,目的多高尚——哪怕他们两袖清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