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中文小说网 > 非洲创业实录 > 第一百九十六章 利比亚本土化

第一百九十六章 利比亚本土化(1 / 5)

苏联每年流亡海外的人数大约在几百、数千人规模,近期一段时间,增加到万人左右,他们越过国境线,出逃到远东,欧洲甚至是中东各个国。

不过相比较德国和奥匈帝国,苏联的人口外流情况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,当下,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出入境管理还是比较宽松的。

两国公民想要离开很简单,只要能找到落脚点即可,而苏联方面就还要考虑到是否会被边境管理部门抓住的问题了。

当然,对于苏联当前的人口外流情况,东非政府并不感兴趣,恩斯特就说道:“当下苏联的出逃人员,无非是一些异见分子,亦或者是被区别对待的群体。”

当然,恩斯特还有一句话没有说,那就是当下苏联流亡人员,多为“劣质”资源,要么是一些手高眼低的社会评论家,学者,文化创作者,要么是一些没有技术和高学历的普通人。

恩斯特说道:“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德奥两国,尤其是德国,不过针对于德国的理工科人才,我们也要重点甄别,尤其是对‘犹…’人,查清楚他们的背景,人脉关系。”

“东非可以接受‘犹…’人里的理工科人才和科学家,但是要确保他们来东非之后不会抱团,被犹…资本集团利用。”

“当然,对于那些非‘犹…’人的德国科学家,理工科人才,可以放松限制。”

这次东非试图从德奥截胡两国人才的欲望是十分强烈的,毕竟前世从德国逃离的那些科学家,都十分有分量,比如爱因斯坦,珀恩,薛定谔等等。

当然,眼下德国人才出逃肯定和前世有所区别,就比如薛定谔,他现在是奥匈帝国人,而不是德国人(德奥合并),而奥匈帝国现在虽然困难,这些高端人才离开国家的意愿并不强烈。

东非愿意为这些尖端领域的人才开绿灯,毕竟真让他们跑到美国,英国等国家,对于东非来说也是一种“资敌行为”,这些人哪怕在东非混吃等死,也比增强其他国家国力好。

所以,恩斯特说道:“能多骗几个就骗几个,即便不能为我所用,也不能让这些人才轻易的流入美国等国家。”

虽然德国的科学十分强悍,但是如今东非也不差多少,东非本身有大量高端人才储备,就比如核物理研究,航空航天工程,导弹研发等等,目前核心团队就以东非本国人为主如果连这些领域的人才都没有,那东非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名号,也就太名不符实了。

也正是因为如此,东非才有把一些德国人才“圈养”起来的底气。

弗里德里希将恩斯特的话一一记下,然后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