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见经传的小城市,但是曾经的阿鲁沙也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,那就是早期东非殖民地乞力马扎罗省的省会。
后来,乞力马扎罗省被撤销,阿鲁沙的省会城市地位也自然消散,而没有了省会地位的加持,阿鲁沙在其他领域也日渐衰落。
在1896年的行政区划调整中,乞力马扎罗省被拆分,并入滨海省,东方省,普鲁士省和高原省。
作为前省会的阿鲁沙则划归普鲁士省管辖,普鲁士省省会则是内罗毕市,但是内罗毕市很尴尬。
经济上,省内排名第一的是基苏木,而内罗毕只能排在第二,阿鲁沙排在第三,但是因为阿鲁沙曾经也做过省会,因此阿鲁沙市民一直不服内罗毕。
许多阿鲁沙人认为如果阿鲁沙是省会,经济只会比内罗毕更高,内罗毕完全是吃了政策上的优势。
阿鲁沙的一家餐厅里,几个市民就在讨论这个话题,领头的是勒韦尔,他正在一边喝着啤酒,一边侃侃而谈。
“以前我们阿鲁沙市,在帝国里排名不说靠前,也能排进前二十,现在全省也就基苏木在经济上还能排进中上游,内罗毕和阿鲁沙可能也就排在前五十名里。”
“就内罗毕的经济,当年还不如把省会交给我们阿鲁沙市,也不至于让整个普鲁士省的经济衰落至此。”
“交通方面,内罗毕也就吃了早期北方铁路的红利,当初帝国的铁路都比较少,先通铁路的城市有先发优势。”
“但是,现在是我们阿鲁沙的铁路和公路交通,反超了内罗毕市,而阿鲁沙交通上的这种优势,却因为内罗毕的打压,完全发挥不出来。”
阿鲁沙的陆地交通,放在东部确实比较突出,因为它本身就处于四省交汇地带,不管去蒙巴萨,还是达累斯萨拉姆,亦或者多多马,内罗毕都很方便。
而这些城市之间的相互交往,通过阿鲁沙中转也非常方便。
因此,阿鲁沙成为了东非一个比较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。
勒韦尔接着说道:“而有了交通上的优势,这也意味着在经济发展上具备了一定的优势,物流成本和人员往来的成本大大降低。”
“自然条件上,两地差别也不大,因此,内罗毕现在经济超过阿鲁沙,完全就是省会地位所造就的。”
阿鲁沙和内罗毕同属于热带草原气候,位于东部高原之上,唯一的区别是内罗毕的降水比阿鲁沙稍微多一些,但是阿鲁沙的年均降水量也能达到至少八百毫米以上,所以降水并不缺乏。
内罗毕年降水量可能也就比阿鲁沙多一百到两百毫米水平,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