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着去派出所盖钢印。
一切办妥,回到家已经近中午。
院子里的小孩们串门子,看谁家的年货更好。
平日里这么做肯定是要被数落的。
毕竟那时候啥都紧俏,可过年就不一样了,
家家户户为这一天筹备许久,多少有点余粮。
特别是北平,物资由全国各地支援,再加上进口货,总体上,日子不算太糟。
“放鞭炮啰。”
王家和听说买车的哥俩回来了,忙不迭地点燃了王小北备好的鞭炮。
噼里啪啦声响起。
烟雾散尽,一群孩子呼啦一下围上去捡哑炮。
王小东则喜滋滋地推着新车回大院,引来一片围观。
众人议论纷纷,夸赞声此起彼伏。
虽然不收礼,王小东还是给院里的邻里发糖果。
今年那些糖跟糕点价格昂贵,小孩们乐开了花。
早先时候,这些好吃的都是限量供应。
吃光了就只能干瞪眼,有钱都难买不着。
但现在不同了,市面上出现了高价的,多掏些钱还是能解解馋的。
就算是那些平时扣扣索索的家庭。
为了孩子,多少也得买点糖跟糕点意思意思。
家境好的,称上半斤不在话下。
经济紧巴巴的,那就数着个买。
这么一来,北平里的年味儿似乎比去年浓了那么一点。
至于乡下或者其他地方怎么样,大家也都不清楚。
“哥,明天去滑冰吧。”
大院里欢声笑语,王小北嗑着瓜子。
别家孩子的瓜子花生得等到过年才见得到,还得一颗颗数着吃。
可他们家呢,瓜子几乎是不断货,并且都吃的瓜子仁,生怕露富。
王小北摆了摆手,“大年初一跑去滑冰?你是不是冻傻了?去庙会转转不就结了。”
“庙会啊,今年全取消了,不办了。”
正在张美英身边帮忙的王梅,突然插了这么一句。
王小北愣了愣:“为啥啊?”
就算去年日子过得再紧巴,庙会还是照常开场。
没想到今年竟然停了。
“都通知一个星期了。”
王梅边说着,边盛了碗汤,随手给他。
他们过年总少不了一碗这样的汤。
手撕的肉丝,豆腐丝,还有蛋花,配上熬肉的高汤勾了芡,浓得跟粥似的,喝上一碗,半天不饿。
再吃点油炸小吃,晚上肚子都不咋叫唤。
王小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