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,却是晕过去了。
一旁待命的刘禅见此场景,大惊失色,父亲身体本就不好,赶忙传唤医师前来。
刘备这一昏迷,却是直到晚间才转醒,醒来的刘备迷迷糊糊,看着伺候一旁的刘禅。
“现在是什么时辰了,我刚刚做了一个很不好的梦。”
“父亲。”刘禅轻唤一句,却是再也说不下去了。
刘备看到刘禅此等样子,没有了接下来问话的兴趣,喃喃道:“原来不是梦呀。”
说着便想起身,但是几次伸手,身体软烂一团,根本支撑不起身体。
刘备努力好几次都没能起得了身。
刘禅有些急了,“唤医师前来。”
刘备却愣愣的不愿再次尝试起身了,声音里有了些许凄凉。“招诸葛丞相速来。”
刘备留下这样一句话,也顾不上战死的失利和东吴的反击。
日日沉寂下去,只勉强能喂进汤药,其他一概吃不下了。
嘴里一直念叨着,“三弟,大哥二哥来找你了。”
时不时精神恍惚,还会喊去世的母亲,还有甘夫人等人。
刘禅见到父亲这样,心中悲痛无以言表。
每每强打起精神细心安抚刘备情绪,亲自侍奉汤药。
但是难眠的夜晚也不知道独自哭了多少回。
就算被事情磨练的再成熟,他终究也只有十六岁。
母亲在小时候去世,留在脑海里只有不多的印象和妹妹的描述。
但是父亲是他自小崇拜的人。这几年有被父亲带在身边亲自教导,对于父亲的亲近让他很难接受父亲躺在床榻上,日复一日的衰弱下去。
一向温文的少年甚至发了恨,对医师说,“若父皇不能好转,我让你陪葬。”
但是他也知道这样是徒劳,也知道医师是进了最大努力的,最后也只是颓然地摆摆手让医师退下,让他忘了自己刚才所说的话。
诸葛亮同时收到了关将军不太好的消息和刘备传信前来,招他前去。
看着这两封没有过多言语的书信,他心里当即就咯噔一下。
不顾安排手中的事情,就急急骑马奔赴永安。
这一路,他个文人比武将还能忍,良驹都跑死了两匹。
终于到达永安,诸葛亮也顾不上身体快要散架的感觉,立即前往觐见刘备。
刘备听得诸葛亮前来,整个人的精神头当即有些不一样。
刘禅言含热泪看着坐起身得刘备。
如今他天天在父亲身边侍奉药汤,父亲骤然的精神亢奋代表什么他很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