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灵嫣的情商显然比程修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,她巧妙地避开了昨日那令人不快的旧事,未曾将其挂在嘴边。
她朝着江元勤盈盈一礼,姿态优雅,声音温婉动听:“是啊,世事难料。当初一别,谁能想到在短短一年光景里,江公子便已金榜题名,成功入仕。这般成就,足以让天下多少寒窗苦读的文人学士自惭形秽了!”
这番话如同一缕春风,精准地吹散了江元勤心头的阴霾。
“许小姐过誉了。”
自昨日在王府楼舫上,听到那句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之后,江元勤的心情就一直阴云密布。那惊才绝艳的词句如同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,紧紧缠绕着他,让他昨夜在驿站中彻夜郁郁,辗转难眠。此刻,许灵嫣这番恰到好处的恭维,终于让他紧锁的双眉舒展开来,脸上也浮现出自昨日以来的第一抹真切笑容。
他心中暗忖,许灵嫣不愧是尚书府的千金,知书达理,温雅得体,与她交谈如沐春风,比程修齐那个毫无眼力、只知纠缠的莽夫强了太多。
接下来,两人又相互客套寒暄了一阵。他们的话题巧妙地围绕着官场仕途、京城风物与江南景致的对比,却都心照不宣地避开了最容易引爆尴尬的诗词文赋。
最后,还是江元勤想起了此行的首要目的,这才主动开口询问道:“听闻大儒归雁先生近日也来到了镜源县,不知许小姐可曾有缘拜见过?”
许灵嫣闻言,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,她知道,正事终于来了。
她微微一笑,从容应答:“当然。归雁先生这等名满天下的大儒莅临,在镜源县早已是引起轩然大波,我等后辈学子,又怎能错过拜见的机会?”
“那许小姐可知先生如今身在何处?”江元勤的语气透着一丝急切。
他此次快马加鞭赶来镜源县,目的无非两个。其一,是想亲眼见识一下那首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妙词究竟有何等分量,结果却是自取其辱,当众丢了颜面,至今追悔莫及。其二,便是寻到归雁先生,以弥补自己在凌州未能等到对方的遗憾。
江元勤早已下定决心,要拜在归雁先生门下。从前他自知资历尚浅,不够资格,但如今他即将上任怀南主簿,也算有了官身地位。将来大家同处一地,相互之间亦能有所照应,他认为,拜师的时机已经成熟了。
“沈先生此刻的具体位置我并不知晓,但我却知道他今晚将要去往何处。”许灵嫣卖了个关子。
“还请小姐明示。”
许灵嫣转过身,玉指沿着湖岸的青石路遥遥一指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