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知道你的看法。”
他顿了顿,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:“因为,你现在也是皇帝!你也站在了朕曾经站立的地方!站在了这九州的最高处!”
这句话如同惊雷,在赵凌心中炸响!
巨大的震动瞬间席卷了他。
原来如此!
父亲可以无视万民的唾骂,可以漠视历史的毁誉,却独独在意他这个继承者的评判!
因为他赵凌,是唯一一个真正站在了同一高度,有资格去理解那份孤独与抉择的人!
话说到这个份上,任何插科打诨,避重就轻都已是徒劳。
赵凌收敛了所有外露的情绪,神情变得无比肃穆,他整理了一下思绪,声音清晰而冷静地开始剖析:“父皇,您虽以雷霆之势扫灭六国,但那些失国的贵族,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,无时无刻不在舔舐伤口,积蓄力量,梦想着如同越王勾践一般卧薪尝胆,终有一日复国雪耻!”
赵凌的语气带着一丝冷冽的嘲讽,“而六国的黔首呢?他们生于斯,长于斯,宗庙社稷虽毁,乡音故土犹在!”
“对大秦,他们何来归属之心?灭国之痛,亲人离散之殇,早已化作刻骨的仇恨深埋心底。在他们眼中,您就是那个带来无尽灾难与毁灭的暴君,是让他们国破家亡的罪魁祸首!”
嬴政默默地听着,深邃的眼眸中没有任何波澜,只是微微颔首,示意赵凌继续。
这正是他心中最大的隐忧,也是他一切铁腕政策的根源。
赵凌的声音更加沉稳,条理分明:“六国权贵与民众的反抗意识,如同地下奔涌的暗流,从未止息。”
“就拿最早灭亡的韩国来说,从它覆灭到您一统天下,也不过区区九年!那些曾为韩国浴血奋战的老兵,正值壮年,他们的仇恨最为炽烈!”
“更遑论其他五国,其遗民的反抗力量只会更强,他们记忆只会更鲜活血腥!”
“他们身边的袍泽、至亲,有多少倒在了大秦的铁蹄之下?这份血海深仇,岂是轻易可以化解?他们心中只有对大秦的恨意滔天,又怎会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是大秦的子民?”
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嬴政:“试想,若在天下初定,人心未附,暗流汹涌之际,父皇您便效仿仁君,轻徭薄赋,与民休息,让紧绷的弓弦骤然松弛……那会是什么结果?”
“无异于给那些蠢蠢欲动的六国余孽和心怀怨恨的遗民喘息之机!他们会迅速串联,利用暂时宽松的环境积蓄力量。”
“届时,大秦非但无法稳固,反而会更快地陷入分裂和内战的泥潭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