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便起身准备离开,而百官们也准备等他离开就各自离去。
然而就在这个时候,人群中却突然走出来一人,仔细一看正是御史牛赫。
就是上次在朝议之中反对东征倭国,最后喜提了二十庭杖的那个御史。
在所有人疑惑的神情中,牛赫缓缓来到奉先殿中间,对着朱元璋行礼说道:
“陛下,臣,有事启奏!”
朱元璋也没想到这个时候居然还真有人上奏,转身又回到龙椅坐稳。
“准!”
大臣有奏,身为皇帝他不能不听,不过他也好奇这人又准备闹什么幺蛾子。
随后,在满朝文武和朱元璋的注视下,牛赫缓缓说出了自己要上奏的事情。
“启禀陛下,臣要说的是南直隶修路之事,修建水泥路本是善举,是造福百姓。”
“可臣听闻,此次水泥路完工之后,将会对百姓收取过路费,此事臣以为不妥。”
“即是为了造福百姓,让百姓生活更便利,又岂能让百姓出钱,此乃与民争利。”
说到这里,牛赫再次躬身行礼,同时继续说道:
“另外,关于修路之事臣亲自去调查过,四海商会修路之时,居然强行占用民田。”
“导致江南地区民怨沸腾,如今不仅修路停工,民怨之下就连招工都没有百姓愿意去。”
“所以臣建议严惩四海商会,并收回其修建资格,将修路之事分配归于工部执行。”
原本牛赫站出来的时候,魏武还没在意,结果谁知道他说的居然是修路的事情。
按照郑师爷说的,朝堂之上谁开口说这件事,谁就是江南那些人士绅的代言人。
虽说早就预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,并且也决定好了应对这件事的方法。
但真看到牛赫站出来,魏武心中还是很不爽,主要是牛赫说的话完全是颠倒是非。
江南那边确实有百姓出来闹事,但根本就不是什么民怨沸腾,而是有人故意操控。
事实是那些百姓收了钱也同意了方案,只是要和村中族老说一声就行了。
因为以前就是这么修的,什么事都没发生,于是监工没等签订契约就立刻安排人修路。
结果刚修了个路基,这些人就把钱送了回来,并指责四海商会侵占他们的田地。
这也是魏武对牛赫不爽的原因,这家伙分明就是在颠倒是非扭曲事实。
不怼他两句魏武念头就不通达,于是在牛赫说完后,不等朱元璋回应他就站了出来。
“启禀陛下,关于此事臣亦有所了解,恰好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