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总算听到最正经的一条消息,来自贾政。
贾政在给贾母请安的时候,显得很快乐,告诉贾母,圣旨下来了,贾雨村得到了封赏。
不但从六品巡城御史,升到了从五品,兼了五城兵马司的南城指挥,是个手里有兵的职务了。
而且圣旨里还提到,太上皇慈悲为怀,命贾雨村带领僧录司为运河殒命的女子做了法事。
并将贾雨村周围房舍买下赐予贾雨村,命他扩宅为府,接家人到京团聚。
贾政感叹道:“自古以来,大臣非封爵不赐府。太上皇此举,虽不能算赐府,但实际也差不多了,当真是难得的殊荣啊。”
贾母眼睛半睁不睁的,歪在榻上,由鸳鸯在身后捶着肩膀,面带微笑听着儿子说话,此时才开口道。
“咱们和王家虽然都是从太上皇手里传下来的勋贵之家,可太上皇对王家和对贾家,可并非一视同仁。
太上皇传位给当今之时,王家是最坚定的反对者,而贾家是保持沉默的,这几年王家老大步步高升,不可见太上皇对王家的态度。
贾雨村这次把王子胜弄得灰头土脸,让王家成了众矢之的,间接也扫了戴权的脸,太上皇却赏赐宅子,你觉得正常吗?”
贾政没那么多心眼儿,听母亲一说,才回过味儿来,沉吟道:“莫非,其中另有缘故?”
贾母摇摇头:“不知道,老了,心思也跟不上了。朝廷里的事儿,你多听,少说,不要掺和。
对贾雨村,以朋友相交即可,提醒的话不用说。你能想到的事儿,他都能想到,你想不到的事儿,他也能想到。”
贾政默然,他觉得想到了不提醒,算不上是朋友相交,而且母亲赤裸裸的说他笨,他也不是很服气。
“你不是笨,你是太正了。夏虫不可语冰,君子难知人心,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。你大哥……”
贾母这句话没有说完,只是轻轻叹了口气。本来,你大哥才是该延续贾家辉煌之人啊,可惜……
贾雨村接到圣旨后,看着不时用手抚摸膝盖,走路还有些不那么顺畅的戴权,歉意地一笑。
“戴公公,你也知道,我前些日子暗查青楼花船,花了不少经费,到现在顺天府还没给核销呢。
所以今天实在是不好意思,等日后我手头宽绰了,一定给戴公公补上一份人心。”
戴权笑眯眯地说道:“贾大人说笑了,咱家也知道,太上皇赏的这一万两银票,确实不好找零。
来日方长,贾大人只管好好的盖宅子,接家人来团聚就是了。可别辜负了太上皇的一片慈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