颜良、文丑闻言,默然良久。
奉袁绍之命讨伐刘备,是为不义;抗命不从,是为不忠。
若对刘备不义,则无颜立于天地;若对袁绍不忠,则难为刘备所信,今日能因刘备而背叛袁绍,明日亦能因他人而背叛刘备。
“愿闻长史良策!”
颜良、文丑思之无解,遂拱手求教于徐庶。
徐庶见状,遂建言道:“左将军本欲使二位率军谒见大将军。然而我以为,若是引兵前往,则难有推托之词。若是不引兵前往,即便大将军有意使二位辅佐袁尚,袁尚也必不敢让二位去统领邺城之兵。此乃袁尚不愿重用,而非二位抗命不从;大将军若知袁尚会猜忌二位,必也不会强迫。二位则可趁机留在卢奴,护卫大将军左右以尽人臣之责。如此,二位既不用对大将军不忠,亦不会对左将军不义。若大将军真有卸任之意,必不愿耽误了二位前程,定会亲嘱二位效力左将军。如此,则可忠义两全。”
徐庶循循善诱,终于道出了最终目的:人,可以去卢奴;兵,得留在壶关;为袁绍尽忠未必就得替袁尚征战,也可以护卫袁绍左右。
颜良、文丑对视一眼,顿知徐庶之意,纷纷拱手道:“我二人愿从长史之意,只带亲卫数骑前往。”
凭心而论,颜良、文丑也是不愿与刘备为敌的。
跟着刘备能打胜仗,跟着袁尚都不知道会怎么死,如今徐庶拿出了两全方案,颜良、文丑自然要试一试。
虽然袁绍卸任让位是流言,但万一袁绍真有这个意思,颜良、文丑也不用纠结是舍忠取义还是舍义取忠。
收拾了一番后,颜良、文丑遂来寻刘备辞行,抵达之时,正撞见刘备与袁熙在议事。
看着前来辞行欲往卢奴的颜良、文丑,袁熙的心情也变得颇为纠结,袁绍卸任让位的流言很伤袁熙的心。
袁熙很想问问袁绍:我就这么不配继承袁氏基业?
念及此,袁熙忽又对刘备道:“左将军,我也准备先走一趟卢奴。”
看着袁熙复杂的表情,刘备轻声一叹:“也罢。有颜、文二位将军在,此去卢奴,相互间也能有个照应。若袁刺史在卢奴受了委屈,可再回壶关城。我先前的许诺不会变。”
袁熙拱手道:“左将军厚意,我已尽知。”随后又转向颜良、文丑二人,道:“我先回去准备,明日一早,便与二位将军同行。”
待袁熙离开,刘备又邀颜良、文丑坐下,歉意拱手:“让二位将军为难,是我之过也。方今天下,汉室倾颓,正是有志之士齐心协力匡扶汉室之时。见了大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