约翰·窦走上楼:此时已是午后,空气中残留着些许饭菜的气味;大多数小区内的居民都开着风扇午休,除去机械的嗡嗡声之外、很是静谧。
有个老态龙钟的婆太穿着白花纹衬衫、在楼道的洗手池上冲洗碗筷,嘴巴里的越南语念念叨叨。她背后两步便是一排水泥做的公用灶台,对于身形高大的约翰·窦来说、要侧起身才能挤过这拥挤的长廊。
闷闷的对话声响,伴随着变奏的弦乐,嬉笑声一阵一阵--最远处的屋子里,有小孩儿在看动画片。
这是个开在居民楼里的小宾馆,只有一层、十来间房;价格低廉、门上连个猫眼都没有。但同样的,也不需要怎样严格的身份登记和证明。
客户就在这里,住在323号房。根据情报上所说,她没有武装:起码没有热兵器。失去亚欧邮政的在职身份,在交趾自治州搞到这些东西可没那么简单。
——
约翰·窦没有再往前走。最靠近楼梯口的那间房大开着,似乎用来充当着宾馆的前台;斑驳桌子后头坐着个穿背心的老头、翻着白眼,鼾声像坏掉的拖拉机,口水糊了半个脖子。
约翰·窦大步走了进去,前台房间的气息夹杂着植物胶的臭味与人的汗味。他拿起桌上大开的登记册:
登记册上是一大片浅蓝色的污渍,盖住了今天登记入住的名姓与房号。这恰到好处的损坏还没彻底干透、来自于桌边已经倒空的墨水瓶,污渍沿着桌腿爬到没铺地砖的水泥上。
似乎有人不小心把墨水瓶碰倒了。
约翰·窦把登记册往前翻、看到了[客户]的化名;她昨天入住,订了三天的房。房号正是情报上所说的323号。
他拿起登记册,放在脸前闻了闻——墨水味新鲜又强烈。约翰·窦又撕下那张已被墨水毁坏的登记表,抵住天花板上垂落的灯泡;透过光照勉强可以辨认些许字样,但姓名和房号仍旧分辨不清、糊成一团。
不过,仍旧可以从带有字迹的行数看出、今天又有好几条入住信息。约翰·窦重新翻开前些天的登记比对——今天入住的新住客数量,是平日里的一倍。
这下,约翰·窦已经可以确认:墨水的倾倒并不是意外。[客户]确实住进了这间宾馆,还顺手破坏了自己的入住信息。
分析部的经典错误——情报是对的,但是也并非全对:[客户]用的化名至少租下了两间房、甚至更多。其中一间拿来观察和休息、其他几间则是迷魂阵似的伪装。
对于两三天的暂住来说,是个还算不错的保护措施。
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