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扩走在前往节堂的路上,慢慢瞧出些不对劲来。
童贯虽然此战不力,但在他心中,依然是伐辽统帅的不二人选。
因为他不会被文官束手束脚,童宣帅与官家的关系亲厚,官家信任他。
要是其他人来主持伐辽这种事,手握真真切切的近二十万战兵,就在河北这种地方,南下一马平川。
肯定会派出什么监军之类的官员来,那些官员要么是宦官,要么是文官,都是不知兵的,却很喜欢指手画脚。
所以马扩从一开始,就支持童贯,童贯也很厚待于他。
没想到,却因此成了老西军心目当中的异类。
这次宋军白沟河战败之际,他正在辽国燕京出使,宣谕北辽朝廷速速投降。
这有点像唐俭,只不过童贯和李靖不一样,他输了。
马扩脱身之后,心中忧愤交加,没想到老西军在白沟河这场战事中惨败。
而刘延庆这些分化出来的西军又不堪一击,十五万优势之师,面对从七年前女真起兵开始就再没赢过一次的辽军,竟然也能惨败如此!
来到河间府,见到的种种现象,又让他看清了一件事:
童宣帅已经不再是那个每战临阵的统帅了,白沟河一败,他直接就退到雄州,紧接着再退到河间府。
难道过几天还要再退到大名府?
退到汴梁?在皇城内指挥伐辽么?
马扩该说不说,魅力确实高,两国交战,他在燕京,耶律淳对他很好,将他礼送出来。
耶律大石和萧干也客客气气的将他送回了宋军战线,没有难为他。
在辽、金两国,他都备受礼遇,而且还是在大宋如此拉胯的前提下,越发显得他有自己独特的魅力。
马扩回来之后,就奉童贯之命四下奔走,联络西军诸位统帅,要共商出如何挽回局面的办法。
西军诸路经略使,分处各地,虽然答应了来河间府一会童贯童宣帅,但是人人冷淡的样子,让马扩已经看出,老西军诸路统帅已经打定主意,看笑话到底。
反正此次北伐,统帅是童贯而不是他们!
他们都在等着回去西北,回到自己地盘上。马扩也看清了西军这些将门的面目,他们只想过去继续做将主藩镇,无心在这里为童贯的王爵而战。
其实马扩要是能站在西军的角度来看,你让一群打了一百多年,却备受朝廷压制的边军,对大宋能有什么忠心,确实是强人所难了。
老种小种相公,以及他们的得力手下如姚平仲等人,对于童贯分化西军,拉拢刘延庆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