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陷入僵局,双方都在通过各自在联邦议会的影响力争取支持。这些纷争看似琐碎,却如同一根根细刺,随时可能刺破表面的和平。
在明国北部的蒙古部落那里传来的消息也让朱昭熙感觉麻烦,可能是因为当年二爷爷扫清了中亚和西亚的国家,彻底把那些国家打成了部落状态,这就给了武洲那些国家可乘之机,北方的莫斯科大公国在接受了金帐汗国的遗产之后,逐渐强大了起来,联合同样是东正教信仰的东罗马帝国一起向西对武洲各国压迫。
向东莫斯科大公国也同样野心勃勃,莫斯科大公国可没有经历过朱高煦的北伐,他们对于东方可没有那么恐惧,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们,一路向东探索,野心勃勃的想要和东罗马帝国口中的上帝之鞭碰一碰。
朱昭熙也不知道自己带来的改变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,可是现在已经成为定局,朱昭熙只能让自己,让虞国,让明人一起不断地前进,至少现在每一个明人都能吃饱饭,都能在小冰河时期活下去。
这对于她来说,已经足够了,她想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自己亲手创造的时代带入正轨,看着镜子中的自己,朱昭熙也有些黯然,转眼今年自己就已经三十岁了,可能是因为年纪上来的原因,朱昭熙现在也有了一种急迫感。
把虞国建成自己理想当中的模样,让虞国的百姓觉醒,让他们知道资本主义的恶,让他们拥有跟自己一样的理想,让虞国成为整个世界最耀眼的国家,成为其他国家的榜样。
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里,解决掉武洲的那群以信仰为借口的那些强盗,她可以说是一个种族主义者,但是其实她对于种族方面的偏见,而是对于某些人骨子里的贪婪、懒惰、不择手段、道德低下的厌恶。
明人经过了几千年的儒家教育,懂得了礼仪,懂得了道德,懂得了隐藏心中的暴戾,真正理解了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,她没有那个能力在有生之年让所有人变得和明人一样。
就连图林和钢铁这样伟大的人都做不到的事情,她根本没有指望自己能够做到,既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,那就直接解决出问题的人,这就是朱昭熙一直没有给别人说的初衷。
窗外,玄中城的灯火渐次亮起,远处高高的钟楼上传来了钟声。朱昭熙继续拿起纸笔,给虞国的各部门下达着这种命令“加紧建立工人学堂,重点教授机械原理与基础数学。严密监控葡萄牙商船动向,必要时可采取断然措施。”
墨迹未干,她又想起白日里收到的所谓家书,明皇朱祁钧在信中又在抱怨沈皇的新政影响了本土经济,想要把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