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暖暖,你看肖家这些产业怎么办?”
想想当初,肖家初到蜀地一贫如洗,连吃住都要靠典当了几件衣服来换;还遇上了火灾烧了个精光……当初有多难,现在有多好,都离不开暖暖的努力。
所以尽管她已是出嫁女,但是许氏仍然想听她的。
“我建议保留下来。”肖春暖沉思了一下:“我们这一族是独立的肖氏大族,如今在蜀地也有些产业了,就交给可靠的人帮忙打理。”
留祖产不变卖!
不管当多大的官,走多远,都要有一个后方在。
想当年,如果曾祖父和祖母自己找了可靠的人打理,肖家落难回来也至于过得如此凄惨,祖母说不定也不会走的。
“我同意阿姐的建议。”肖春宁点头:“这次去漠北,大伯父亲和三叔也都说起肖家祖产的事儿,说我们现在要有自己的祖产,祖产要掌控在自己手中,上了一次当了,同一个坑不能摔两次。”
春宁说起了漠北的情况,当年的斯文的父辈早已变得沧桑;当年还是年轻人的兄长已变成了中年人的模样。
七年时间,足以让很多人很多事儿改变。
“按照时间来推算,我们应该是比他们早到京城。”许氏道:“我们当下要做的是计划好回京城住哪儿?”
“大伯母不必操心,回京自然是家里。”
家里?
“肖府,夫君已经买下来且打理好了,只等你们回家住就行。”
“真的吗?”
肖家众人都震惊了:“你让他买了?”
也只有暖暖才想得这么周到。
“不是,是他买了后才写信告诉我了。”
“姑爷有心了。”
这一下,肖家人都相当感激赵明华。
一家人商议起程的日子。
“宜早不宜迟。”春暖道:“到京城都寒冬了,到时候路上会结冰。”
“那就三日后出发。”许氏一向是说到做到的人:“春宁安排一下,将田产山头这些交给可靠的人打理。另外,院子交给吴妈看管可行?还有,联系一下镖师,我们这一路回京安全第一……”
春暖听着许氏井井有条的安排心里暗暗称赞:大伯母当家主母的气度不减当年!
她活该是在大宅院享福的人!
终于能回京了,肖家雨后天晴了!
春暖回赵家后,就坐等消息。
果然,第二天白芷来报:春宁去了那条巷子。
春暖一声叹息:这小子啊,到底是要过一个情关!
不过,他注定是要失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