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将襄阳城周边的城池全部拿下,进而合围襄阳,使其孤立无援,就是不动手,困也能把它困死。
届时,不费一兵一卒,等着襄阳不攻自破、主动开门投降就行了。
大致的想法在脑海中过一遍,忽必烈越想越觉得可行。
只是现在已经撤兵,不可能再回头重启战端。
何况,这次起兵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,襄阳城的守军和那些江湖人损失惨重,基本上没有人身上不带伤的。
接下来的后续忽必烈都已经想好了,并做好了安排。
大宋以为他撤兵了就结束了?
想得太早了。
赵昀送上的这份大礼,他还没有完全收下呢。
自古江湖和朝堂就是两个世界,哪怕现在中原江湖在郭靖的影响下开始充当士兵和大将,甚至是统帅,但本质还是区分开来的。
江湖的人看不上朝堂,视其为鹰犬。
朝堂之上看不起游侠,称其为草莽。
忽必烈就不信,这次大宋皇帝干的蠢事,郭靖等人会没有一丝怨言,哪怕起因是杨过没有给朝廷面子。
忽必烈已经传令下去,命人将大宋皇帝的干的荒唐事传播天下。
到时,让这些江湖上自认重情讲义的侠义之士们认清大宋朝廷的真面目,等到下次再起兵进攻,又会有多少人愿意为了这样的皇帝卖命?
这也是阳谋。
郭靖和赵昀知道之后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蒙古人做的?
可他们没有办法,因为这本就是事实。
自古双方交战,攻心为上,这也是忽必烈从汉人这里学到的。
忽必烈退兵之后,郭靖和黄蓉都松了口气。
哪怕现在襄阳城中的军队数量远胜于蒙古大军,黄蓉也没有出城追击的想法。
这次虽然时间很短,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,黄蓉却觉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艰难。
大宋皇帝的荒唐程度刷新了新高,现在已经连他自己的江山都可以不管不顾了。
黄蓉也忍不住在心里暗暗思忖,他们老郭家一直这样下去,是不是迟早有一天会被这襄阳城拖累,最后不得善终?
她自己倒是无所谓,她愿意为了丈夫的理想和抱负付出一切,站在他身边支持他。
可现在终究不再是只有两个人的家庭了,他们还有三个孩子需要考虑。
很多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过,黄蓉暂时还没有与丈夫通气。
庆功宴上,也不能说是庆功宴,仅仅是战后的总结大会吧,差点成了杨过的检讨大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