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,甚至比大汉的未央宫更加华丽宏大。
袁术称帝之后,只需将牌匾换去,便可直接将此处作为皇宫使用。
实际上袁术每日召群臣来殿内处理政务,所作所为已经与皇帝没什么区别。
自开年以来,刘备、岳飞、戏志才先后劝进,恳请袁术登基为帝。
他们三人身份特殊,刘备乃是前朝皇叔,代表着前朝对袁术的认可。
而岳飞百战百胜,一战歼灭六十万鲜卑大军,乃是袁术麾下众武将之首。
戏志才身为袁术最为倚重的谋士,代表着大楚文人的意志。
可袁术依旧坚辞不受。
也应了三请三辞之意。
今日朝会,刘伯温又出言劝谏,请求袁术称帝。
作为袁术恩师、大楚谋臣之首,刘伯温言辞恳切的对袁术劝道:
“民不可一日无主,国不可一日无君!
大王之功光耀海内,大王之威震慑寰宇!
身为王者,当以我华夏万民、江山社稷为念。
臣刘伯温代表满朝文武,恳请大王继皇帝位,以承大统!”
刘伯温此言一出,满朝文武全部跪倒,齐声高呼道:
“请大王登基为帝!”
袁术看火候差不多了,朗声道:
“本王自出道以来,扫黄巾、灭董卓,平乱世,天下挡者披靡!
孤只希望为天下百姓开创一代盛世,却从未想过登基为帝。
然而天有不测风云,昭愍皇帝不幸英年早逝。
本王悲痛不已,却也只能扛起江山重任。
诸君屡次推举本王为帝,本王这次也不推辞了。
孤便应天下万民之请,顺天应命,继皇帝位!”
一众臣子闻言欣喜若狂,再次对袁术行大礼道:
“吾皇英明!
吾皇万岁、万岁、万万岁!”
袁术连忙抬手制止众人道:
“孤现在还没登基呢,当不得皇帝之称。
诸卿待本王登基之后,再称万岁不迟。
如今本王继汉之大统,需议定国号。
不知诸位可有好的建议?”
谄媚之臣郭图率先出列,对袁术拜道:
“大王袁姓出于陈,陈乃大舜之后。
以土承火,正应其运。
大王不妨以大陈为国号如何?”
郭图这个说法倒是不错,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。
可袁术听到这个国号却觉得很别扭,‘陈’会让他想起日后偏安一隅的南朝。
“不妥,换一个。”
郭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