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前的青年一身崭新西装马褂,端的是风流倜傥,意气风发。
周砚在他的身上,看到了大师的影子。
像!
太像了!
可在张淑芬的记忆中,这位应该就是苏稽大户汪家四少爷汪遇,这个让她记忆深刻的青花瓷盆,确实精致而美丽。
莫非是本家兄弟,所以长得像?
“要得,保证给你装的巴巴适适。”张淑芬笑盈盈接过青花瓷盆,拿了双筷子,把切好牛肉一片片往盆里装,一圈一圈环绕,确实不错。
后边跟着的小厮递上木盖小心盖上,然后装进食盒。
张淑芬看着汪遇笑问道:“汪少爷这是又给未婚妻送的?你都送一年了,什么时候成亲,我们能不能去讨口喜酒喝?”
后边排队的客人也纷纷跟着起哄,脸上都带着笑。
“快了快了,再过几个月就去下聘,明年指定能吃上喜酒,到时候张姐和周哥可一定都要来。”说起未婚妻,汪遇脸上的笑容灿烂了几分,摸出一个银元递了过去,“不用找了。”
“谢谢,我们肯定来撒!”张淑芬笑容愈发灿烂。
一旁的周毅也是抬头笑着道:“要得!”
汪少提着鸟笼往一旁停着的马车走去,小厮提着食盒快步跟上。
周砚下意识想要跟上,却发现身体根本无法移动,只能目送那马车远去。
没错……
这是张淑芬的记忆,所以周砚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她的视线范围之内。
周砚没法,盯着汪少的脸,记住了他右颈处的黑痣,明天可以找大师验证一下。
他抬头看了一眼天空,碧蓝的天空,一行红色时间标注格外醒目:1937年6月21日
周砚伸手碰了一下栏杆,手直接穿模透过了石头。
他张了张嘴,发现自己发不出声音。
很显然,他无法干涉这一段记忆,只能旁观。
或者说是——读取。
淑芬确实没吹牛,卤肉摊的生意实在太好了,排队的盛况持续了一个多小时,就卖完了一百多斤卤肉。
那些大户家的小厮,卤猪头肉和卤牛肉都是论斤买的,出手阔绰。
周砚甚至觉得,这比1984的苏稽,生意还要更好做一些。
狗大户是真有钱,而且乐意花钱。
不像1984,镇长一个月工资才堪堪过百,万元户都是超级富豪。
周砚注意到了卤肉摊旁蹲着两个小萝卜头,一个五岁左右,一个三岁左右,正全神贯注的看着一群搬运掉落碎肉的蚂蚁。